近年來,我國天然氣供給能力持續(xù)增強。2017年1~10月,我國天然氣產量1212億立方米,同比增長11.2%。2016年我國天然氣產量1371億立方米,比上年增長1.7%。其中,頁巖氣產量79億立方米,比上年增長72%;煤制天然氣21.6億立方米,比上年增長15%。川渝、鄂爾多斯、塔里木和海域四大氣區(qū)產量總和千萬為1115.9億立方米,占全國總產量的83.2%。此外,2016年,中國進口天然氣721億立方米,占總消費量的35%。
未來,我國常規(guī)天然氣將進入穩(wěn)定發(fā)展階段。由于勘探開發(fā)尚處于早期,國產常規(guī)天然氣的開采生產具有很大增長潛力。“十三五”期間,在較低的國際原油價格預期條件下,天然氣相對比價有所提高,天然氣投資的經濟效益獲得改觀,石油企業(yè)投資天然氣積極性受到的影響較小。《能源發(fā)展戰(zhàn)略行動計劃(2014-2020年)》提出的天然氣生產目標有條件如期實現,2020年天然氣產量有條件達到約1850億立方米,“十三五”期間常規(guī)天然氣產量年均增長速度預計約為7%。2030年我國天然氣產量將超過原油產量,達到2600億立方米。
進口天然氣持續(xù)增長。我國進口天然氣供應能力不斷增長,使得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逐年攀升。2016年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33%,預計到2020年天然氣凈進口量可達1310億立方米,對外依存度接近40%。
目前,我國陸上天然氣進口三大管線逐漸成形,中亞天然氣管線、中緬天然氣管線和俄羅斯天然氣管線分別從西北、西南、北部/東北三個不同方位入境。我國已有、在建和規(guī)劃的共計7條陸路進口天然氣管道,其中已建管道供氣能力高達820億立方米/年。若在建和規(guī)劃項目全部建成,2020年輸氣能力可達1650億立方米/年。
2017年1~10月,我國LNG進口量累計2920萬噸,同比增長48%。2016年受國際油價、國內天然氣價格及國內消費增長的影響,LNG進口量大幅提升,全年進口2615萬噸(折365億立方米),同比增長高達33%,占天然氣總進口量的51%。國家鼓勵多種類型的市場主體參與LNG接收站建設和運營,“十三五”期間,預計進口LNG將進一步增長,到2020年我國LNG進口量預計達到490億立方米。
非常規(guī)天然氣增速明顯。2016年,我國煤層氣(煤礦瓦斯)抽采量173億立方米、利用量90億立方米,基本與2015年持平。鑒于我國煤層氣資源特點及科技水平等條件,我國煤層氣產業(yè)總體規(guī)模將保持穩(wěn)步增長。根據《煤層氣(煤礦瓦斯)開發(fā)利用“十三五”規(guī)劃》,“十三五”期間建成沁水盆地、鄂爾多斯盆地東緣、貴州畢水興、新疆準噶爾盆地南緣等產業(yè)化基地,預計2020年煤層氣(煤礦瓦斯)抽采量達到240億立方米,煤層氣產量將達到150億立方米,“十三五”期間年均增速11%左右。
頁巖氣快速增長。“十二五”期間,我國頁巖氣勘查獲得重大突破,在四川盆地海相、鄂爾多斯盆地陸相相繼取得勘探成果,目前已形成涪陵、長寧、威遠、延長四大頁巖氣產區(qū),我國已經成為繼美國、加拿大之后的第三個實現頁巖氣商業(yè)性開發(fā)的國家。2016年全國頁巖氣產量70億立方米,比上年增長55.6%。根據《頁巖氣發(fā)展規(guī)劃(2016-2020年)》預測,在政策支持到位和市場開拓順利情況下,2020年力爭實現頁巖氣產量300億立方米。“十四五”及“十五五”期間,我國頁巖氣產業(yè)加快發(fā)展,海相、陸相及海陸過渡相頁巖氣開發(fā)均獲得突破,新發(fā)現一批大型頁巖氣田,并實現規(guī)模有效開發(fā),預計2030年實現頁巖氣產量800-1000億立方米。
煤制天然氣項目負荷提高。截至2017年三季度,我國已投產煤制天然氣產能約51億立方米/年,共計四個煤制天然氣項目。2016年煤制天然氣產量約21.6億立方米,負荷率41.2%。預計“十三五”末,已建項目負荷進一步提高,再加上其他在建裝置,預計2020年煤制天然氣產能達到175億立方米/年。若新增產能按50%的投產率估算,則2020年煤制天然氣產量可達到約100億立方米。近年,由于天然氣價格下行,煤炭價格上漲,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煤制氣企業(yè)的積極性,盡管推進前期工作的項目產能較大,但受制于環(huán)評和經濟性的影響,預計到2030年煤制氣產量約300億立方米。煤制天然氣將成為我國常規(guī)天然氣的重要補充。